• 行星》(日語:プラネット·ウィズ),是由J.C.STAFF原創製作、以機器人為題材的日本電視動畫作品,2018年7月8日至9月23日首播。 原作者水上悟志自己表示,從開始企劃至今超過4年的時間,前後為這套作品總共繪製出1074張漫畫草圖,因此本作品的宣傳短片影像是用他畫的草圖所構成。...
    17 KB (1,158 words) - 12:24, 26 February 2023
  • 8顆(最有可能的候選)矮行星 與其發現年份 矮行星(英語:dwarf planet)指行星系中不完全符合行星定义但也不是衛星的行星質量天體。太阳系中的矮行星直接環繞着太陽公转,其自身的質量和重力足以達成流體靜力平衡的球體形狀,但不足以像八顆标准行星一般能獨佔軌道。 行星地質學家對矮行星...
    66 KB (6,257 words) - 01:59, 15 September 2024
  • 行星分类标准。 《星际迷航》系列电影和电视剧中,出现过D、H、J、K、L、M、N、T、Y,9个等级的行星。在《星际旅行:星图》(Star Trek: Star Charts,下面简称《星图》)一书中,还给出了更多类别的行星,比如P级或A级,在此同样列出。 现实宇宙中的热木星、冥府行星行星...
    21 KB (229 words) - 08:20, 17 August 2024
  • 行星適居性是天文學裡對星體上生命的出現繁衍潛力的評估指標,其可以適用於行星行星的天然衛星。 生命的必要條件是能量來源(通常是太陽能但並不全然)。但通常是當其他眾多條件,如該行星的地球物理學、地球化學天體物理學的條件成熟後,方會稱該行星為適合生命居住的。外星生命的存在仍是未知之數,行星...
    32 KB (4,945 words) - 11:10, 3 May 2024
  • 行星(英語:planet;拉丁語:planeta),通常指自身不發光,環繞著恆星的天體。其公轉方向常所繞恆星的自轉方向相同(由西向東)。一般來說行星需具有一定質量,行星的質量要足夠大(相對於月球)且近似於圓球狀,自身不能像恆星那樣發生核聚變反應。2007年5月,麻省理工學院一組太空科學研究隊發現...
    22 KB (2,834 words) - 04:19, 7 January 2024
  • 類冥矮行星、类冥矮行星或冥王星型天體(plutoid)指海王星外天體中的矮行星。 國際天文聯合會延續擴展2006年行星重定義目錄中的天體,在2008年6月11日於挪威首都奧斯陸定義了類冥矮行星: 相應的,類冥矮行星可以被視為是矮行星和海王星外天體的交集。至2019年,冥王星、鬩神星、鳥神星和妊神星...
    12 KB (1,243 words) - 14:37, 17 December 2023
  • 在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為行星下了定義,太陽系內的天體要成為行星的資格是: 軌道環繞著太陽运动; 有足夠的質量能維持流體靜力平衡(接近球體的形狀); 能清除「相似軌道上」的其它天體。 一顆不是衛星的天體如果只滿足了前兩個準則,將被分類為「矮行星」,根據國際天文聯合會此一定義,「行星和矮行星...
    36 KB (3,704 words) - 08:59, 30 April 2024
  • 占星術中的行星有著別於現代天文對於甚麼是行星解釋之含意。在望遠鏡問世的時代以前,夜空被認為由兩個相似的構成要素組成著:恆星,相對於其他星體祂是一動也不動得,加上“游星”(古希臘語:ἀστέρες πλανῆται,asteres planetai),祂相對於恆星而言在一年的過程中不斷在移動著。 對於希臘人...
    97 KB (12,073 words) - 01:13, 28 May 2024
  • 微型行星(minor planet)是直接環繞著我們的太陽的天體,但它們既不是主要的行星,也不是原本所謂的彗星。在2006年之前,國際天文聯合會使用「minor planet」做為正式的用語,但是在2006年的會議中,對太陽系的天體重新做了分類,將微型行星和彗星重新歸類為矮行星和太陽系小天體。微型行星...
    20 KB (2,557 words) - 18:57, 4 October 2023
  • 行星是任何的大質量行星。它們通常是由低沸點的材料(氣體或冰)組成,而不是岩石或其它固體,但是大質量固體行星也可以存在。太陽系有4顆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已經檢測到許多恆星都有巨行星在軌道上環繞著。巨行星有時也被稱為類木行星,這是依據木星命名的。它們有些是氣態巨行星...
    24 KB (2,491 words) - 23:43, 7 February 2024
  • 行星盤,继而形成了行星、卫星、陨星和其他小型的太阳系天体系统。这被稱為星云假说的广泛接受模型,最早是由18世纪的伊曼纽·斯威登堡、伊曼努尔·康德和拉普拉斯侯爵皮耶-西蒙提出。其随后的发展天文学、物理学、地质学和行星学等多种科学领域相互交织。自1950年代太空时代降臨,以及1990年代太阳系外行星...
    88 KB (10,810 words) - 07:44, 6 September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