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躍雲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劉躍雲(1737年1月22日—1808年11月22日),字伏先,又字服先,號青垣,室名貽拙齋[1]江蘇省常州府武進縣(今常州市武進區)人。清朝政治人物、翰林、詩人、學者。

歷任

[编辑]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丙子鄉試順天舉人。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丙戌科第一甲第三名進士及第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殿試時須彌封姓名,乾隆帝親自將劉躍雲試卷置於鼎甲,放榜後高興地讚歎:「此劉綸子,不意朕竟得之!」

三十八年(1773年)以翰林院編修充校勘《永樂大典》纂修兼分校官。

四十一年(1776年)升右春坊右贊善,尋改任左春坊左贊善

四十二年(1777年),升右中允

四十三年(1778年),改左中允

四十四年(1779年):升右庶子

四十五年(1780年),改左庶子,以左庶子署理日講起居注官,升翰林院侍講學士。充武會試正總裁。

四十六年(1781年)十月初二日,升詹事府詹事,充文淵閣直閣事

四十九年(1784年)四月,以詹事差任江西學政。五月十三日,遷內閣學士加禮部侍郎銜。

五十二年(1787年)二月二十二日,升工部右侍郎,充經筵講官。九月,充武會試副考官。十二月十七日,以署理朱珪任改禮部右侍郎

五十三年(1788年),四月十五日,實授禮部右侍郎。七月九日,改禮部左侍郎

五十四年(1789年),以禮部左侍郎差任福建學政。九月十四日,以丁母憂離職。

五十七年(1792年)二月服闕,署理禮部右侍郎。七月,充山東鄉試正考官。八月七日,授禮部右侍郎[2]

五十九年(1794年)六月,以禮部右侍郎充江西鄉試正考官。

六十年(1795年)三月,以禮部右侍郎充會試副考官。四月,以校閱失當革職,以四品京堂補用,仍帶革職留任。隨後補授奉天府丞兼學政。

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得恩詔開復革職留任處分,進京引見,仍照舊任奉天府丞。

四年(1799年),擢大理寺少卿。典試錦州府時倡議修建文廟,並作碑文;有清操亮節之官聲[3]

五年(1800年)正月十八日,擢禮部右侍郎。

六年(1801年)正月二十三日,改禮部左侍郎。七月二十五日,改工部左侍郎

九年(1804年)七月八日,降補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

十年(1805年)二月十七日,升兵部右侍郎。五月十六日,改兵部左侍郎。六月十四日,以原品休致。

十三年(1808年)卒。誥授榮祿大夫。與劉綸父子兩人為官七十年,「無一畝之宮、半頃之田」[3]

著作

[编辑]
  • 《貽拙齋詩文鈔》
  • 〈重修喜神祖師廟碑誌〉

校書

[编辑]

家庭及關聯

[编辑]

劉躍雲為武進西營劉氏第十五世。

妻妾

[编辑]

子女

[编辑]
  • 長子:劉逢吉,許氏出。早卒。
  • 次子:劉逢美,許氏出。早卒。
  • 三子:劉逢源,張氏出。早卒。
  • 四子:劉逢恩,張氏出。早卒。
  • 五子:劉逢嘉(1768年-1806年),張氏出。四品廕生考授主簿報捐鹽運司知事
  • 六子:劉逢慶(1770年-1827年),張氏出。山東候補府經歷
  • 七子:劉逢春(1781年-1805年),張氏出。候選縣丞
  • 八子:劉逢運(1783年-1806年),張氏出。娶吳玉綸之女。文林郎,貤贈奉政大夫、安徽候補知縣加四級。
  • 長女,適溧陽庠生黃晉錫。
  • 次女,字吳縣姜廷燦(姜晟子),未嫁而卒。
  • 三女,適山西浮山張氏。

師友

[编辑]
  • 翁方綱親善。
    • 乾隆四十六年,翁曾為劉躍雲銘潘耒七星硯。銘曰:「劉子校經,太乙降精。其光熒熒,化為七星。影入硯屏,來乞我銘。我與青垣眼俱青。」[5]
    • 乾隆五十九年,翁作詩呈躍雲,「兩間房,一坡上,恰容兩行帳,賦呈青垣宗伯」。[6]


注釋

[编辑]
  1. ^ 楊廷福,楊同甫 編《清人室名別稱字號索引》下冊,1646
  2. ^ 《大清高宗純黃帝實錄》卷一千四百十·五十七年八月上·癸酉:「都察院左都御史著竇光鼐補授,所遺禮部侍郎員缺著劉躍雲補授。」按竇光鼐由禮部左侍郎擢左都御史,由禮部右侍郎補左侍郎,劉躍雲當補授禮部右侍郎缺;《國朝耆獻類徵初編》卷九十八、《清國史館傳稿》3813號皆載劉躍雲八月實授禮部右侍郎尋轉左侍郎,待考。
  3. ^ 3.0 3.1 《奉天通志》卷一百四十一·職官二十·宦績四·頁十七
  4. ^ 4.0 4.1 4.2 4.3 清乾隆四十年,武英殿刊聚珍本
  5. ^ 翁方綱《復初齋集外文》
  6. ^ 翁方綱《復初齋詩集》

參考資料

[编辑]
官衔
前任:
金士松
詹事府詹事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辛未-乾隆四十九年五月丁卯
1781年11月17日-1784年6月30日在任
繼任:
翁方綱
前任:
無定員
內閣學士
乾隆四十九年五月丁卯-乾隆五十二年二月庚申
1784年6月30日-1787年4月9日在任
差江西學政期間由胡高望署理
繼任:
無定員
前任:
趙鍈
工部右侍郎
乾隆五十二年二月庚申-乾隆五十二年十二月庚戌
1787年4月9日-1788年1月24日在任
繼任:
韓鑅
前任:
朱珪
禮部右侍郎
乾隆五十二年十二月庚戌起署理
乾隆五十三年四月丁未實授-乾隆五十三年七月己巳

1788年1月24日-1788年8月10日在任
繼任:
鄒奕孝
前任:
朱珪
禮部左侍郎
乾隆五十三年七月己巳-乾隆五十四年九月丁酉
1788年8月10日-1789年11月1日在任,憂免
繼任:
竇光鼐
前任:
陸錫熊
提督福建學政
乾隆五十四年八月十六己巳(1789年10月4日)任
同年九月十四(11月1日)以丁憂去,未實任
繼任:
吉夢熊
前任:
劉權之
禮部右侍郎
乾隆五十七年八月癸酉-乾隆六十年四月丁未
1792年9月22日-1795年6月13日在任,革職
繼任:
周興岱
前任:
蔣曰綸
禮部右侍郎
嘉慶五年正月辛未-嘉慶六年正月庚子
1800年2月11日-1801年3月7日在任
繼任:
潘世恩
前任:
曹城
禮部左侍郎
嘉慶六年正月庚子-嘉慶六年七月己亥
1801年3月7日-1801年9月2日在任
繼任:
莫瞻菉
前任:
蔣曰綸
工部左侍郎
嘉慶六年七月己亥-嘉慶九年七月甲午
1801年9月2日-1804年8月12日在任,降調
繼任:
莫瞻菉
前任:
無定員
內閣學士
嘉慶九年七月甲午-嘉慶十年二月辛未
1804年8月12日-1805年3月17日在任
繼任:
無定員
前任:
吳璥
兵部右侍郎
嘉慶十年二月辛未-嘉慶十年五月己亥
1804年8月12日-1805年3月17日在任
繼任:
趙秉沖
前任:
戴聯奎
兵部左侍郎
嘉慶十年五月己亥-嘉慶十年六月丙寅
1805年3月17日-1805年7月10日在任
繼任:
戴聯奎
武進西營劉氏
宅邸 - 劉綸舊居(志王府) · 近園 · 青果巷劉氏宗祠 · 劉海粟舊居

始遷祖

劉真劉敬劉俊劉敏劉璠2劉崟劉應時劉純仁劉熙祚劉晉蕃劉朝鑑劉泌劉棨劉煥章劉企埰
劉漸逵劉國鉉劉淇劉行彬劉顒照劉絮窗
劉永祚劉恆立劉廷鋐劉仕清劉汝霖劉烜劉遵陸劉儀劉曉華劉珸劉承高劉其昌
劉儼劉紹文
劉統文劉灨
劉侃
劉僖劉藹華劉濟勳劉寯
劉濟楣劉宬
劉映甲劉仲冕劉鋆劉璵劉承誥
劉國齡劉則祁劉緒景劉念詒
劉如煇
劉錫齡
劉兆登劉芳劉祖述
劉紹詹劉彥劉祖濬劉緯
劉震修劉之鎨劉清劉樹初劉爾熾劉蔭
劉綿祚
劉純敬劉光斗劉謙尊劉維禎劉淑
劉履旋劉維祺
劉維烈劉沆
劉澯劉楫劉繼留3劉埏之劉鳴盛劉咸吉劉允中劉佩纕
劉埴之劉錫祜劉紹汾
劉錫嘏劉紹沅劉念暉劉元長
劉紹灝劉持敬劉勳麟
劉持恭劉勳承
劉持謙劉勳名
劉持泰劉勳達
劉持成劉勳午
劉持原
劉持直
劉紹洽劉同文
劉均之劉梁成劉乾吉劉樹煊
劉坊之劉鈞調劉清泰劉樹基
劉鈞貽
劉域之劉鏞劉清巖劉家鳳劉際昌
劉海粟
劉申鎔劉清望
劉淳劉樞劉星煒劉謹之劉用錫4
劉種之劉用霖劉辛甫劉嵩壽劉源浩
劉書常
劉用和劉紹光劉嵩萼劉文清
劉用康劉紹悌劉心珤劉岳壽
劉紹怡劉巖
劉維寧劉演劉機劉綸劉圖南
劉躍雲
劉召揚劉逢祿劉承寬劉嘉樹劉瞻漢
劉宗嶽
劉瀛劉翰清
劉懌
劉櫓劉同劉培原劉熊彩劉琪劉載陽
劉文蔚劉達善劉亹
劉培基劉瓚劉燮宸劉毓森劉鴻烈
劉叔寅劉翊宸劉鏞
劉覲宸劉瀚
劉澐劉辰駿
劉維熊劉淵劉芝劉寄晨劉在容劉安復劉懋功
劉成志
劉永童劉冠劉奄劉應明劉啟美劉漢卿劉一夔劉於義劉復劉寅賓劉汝藻
劉汝器劉琬懷
劉嗣綰劉延和劉曾撰劉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