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灘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沖繩島戰役時的搶灘

搶灘(英語:Beachhead),原為軍事術語,即「登陸軍艦海灘前進,使艦首擱置沙灘上,以便人員及物資直接下卸。」[1][2][3]。後又被引用在商場上,為搶得先機如提高(市場佔有率)的行動。搶灘的目的,在敵方封鎖地面路線時,另外開闢由岸際登陸的方式,以達到實質佔領或實現作戰目標。

概述

[编辑]

在過去美軍兩棲作戰模式中,搶灘屬於第三階段。[4]搶灘的關鍵是在建立灘頭堡(或譯為橋頭堡),因為建立了灘頭堡這個臨時的前進陣地指揮所,有利於我軍或友軍人員與物資的運動和補給;如在建立灘頭堡後,搶灘部隊更突進至敵方陣地10公里內,且第二波支援部隊也順利登陸,並且補給線未被切斷,即可視為搶灘成功,反之在期限內未達成,則為作戰失敗。[5]

由於搶灘作戰在敵方防禦火力強大時,對於進攻方的傷亡很大,在現代戰爭中已不常見;並且由於現代兩棲作戰定義的擴大,登陸戰也不再局限於以正面強攻敵方於防禦陣地。

搶灘方式,隨著軍事科技與國力的演變,可分為幾個階段。

  1. 正面強攻:由軍艦搭載步兵與武器登陸,對敵方守備之碉堡或據點進行攻擊。
  2. 兩棲進攻:常見於一戰二戰,以艦砲或空軍掩護先對敵方轟擊,再派遣部隊搶灘。
  3. 立體進攻:即陸海空三軍的聯合作戰。

衍生

[编辑]
  • 波(wave):需在概略同時搶灘或登陸之部隊,登陸艦艇、兩棲車輛或飛機隊形;此隊形可依照類型、職責或順序予以分類如下:
  1. 突擊波
  2. 舟波
  3. 直昇機
  4. 編號波
  5. 待命波
  6. 表定波[6]
  • 導航標誌(range markers):可於夜間點亮的兩個直立標誌,排成一線時,用以協助航行;兩棲作戰時,可用以協助登陸艦艇之搶灘。[7]

歷史上的搶灘

[编辑]
諾曼地登陸時的地圖

兩棲登陸作戰歷史迄今已兩千多年,以下列出一部分搶灘作戰例子,規模大小不一。

相關條目

[编辑]

注釋

[编辑]
  1. ^ 引自《教育部國語辭典》,「搶灘」條。(繁體中文)
  2. ^ 美軍軍語原文為:「A designated area on a hostile or potentially hostile shore that, when seized and held, ensures the continuous landing of troops and materiel, and provides maneuver space requisite for subsequent projected operations ashore.」,摘自《Dictionary of Military and Associated Terms 》,(JP 3-02),2007年版。
  3. ^ 在1944版《英漢對照軍事辭典》中,譯為「登陸掩護陣地」
  4. ^ 即計劃、岸轟(海軍炮火支援英语Naval gunfire support)、搶灘、壓制(suppress)。
  5. ^ 此為過去在搶灘作戰的定義,如今不一定適用。
  6. ^ 摘自《美國陸軍軍語詞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頁305。(繁體中文)
  7. ^ 摘自《美國陸軍軍語詞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頁230。(繁體中文)

參考來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