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因坊道知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因坊道知
全名本因坊道知
出生1690年
日本江戶本鄉元町[參⁠ 1]
逝世1727年
日本
國籍日本
師從本因坊道策井上道節因碩
名徒本因坊知伯安井知仙林因長門入
段位名人(九段)
所屬本因坊家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本因坊 道知
假名ほんいんぼう どうち
平文式罗马字Hon'inbō Dōchi

本因坊道知(1690年—1727年)又作本因坊道智[參⁠ 2],為日本江戶時代圍棋棋士,生於江戶本鄉元町,本神谷法名日深。五世本因坊、六世名人碁所[參⁠ 3][參⁠ 4]

生平

[编辑]

年幼繼承

[编辑]

道知出生於江戶,父親名為十郎衛門,為御小人目付小頭役[參⁠ 5],但也有是本因坊道策私生子的說法[參⁠ 1][參⁠ 6][參⁠ 7]。八歲開始學棋,十歲拜於道策門下;當時道策立的二位跡目均早逝,門下最強的六天王[註⁠ 1]不是去世就是已離開本因坊家,雖有其他高段弟子,但道策認為道知潛力極佳而傾力指導[參⁠ 8][參⁠ 9][參⁠ 5],也有認為是因為道知為私生子而偏私之故[參⁠ 6]。十二歲時升上初段[參⁠ 6]

1702年道策病危,十三歲的道知僅三段。道策請昔日門下第一弟子、已離開本因坊家、當上井上家家督井上道節因碩在其死後指導道知,並升道節為名人上手[註⁠ 2];但道策要求道節不可繼任為碁所,並強迫道節簽署不做碁所的誓約書[參⁠ 10]。不久道策去世,道知繼任為五世本因坊,道節住進本因坊家指導道知。道知該年開始以四段格[註⁠ 3]出賽御城碁,並連三年取得勝利,甚至持白下贏五段的林家家督林玄悅門入[參⁠ 11]

嶄露頭角

[编辑]

1705年該年度御城碁對手為六段的安井仙角,道節認為道知棋力增長,而申請讓道知從四段升為六段,對局手合改為分先;此事遭到仙角的反對,已引退的三世本因坊道悅出面調解也無法[參⁠ 6][參⁠ 12];最後協定道知升為五段以先相先進行爭碁局賽日语番碁,道知獲得三連勝,仙角申請停弈並承認道知六段,此十局賽被稱作「寶永的爭碁」[參⁠ 1][參⁠ 5][參⁠ 7][參⁠ 9]

1706年道知與道節進行讓先十局指導碁,道知三勝六敗一和。隔年又進行先相先七局指導碁,結果不明[註⁠ 4];指導碁後,道節推舉道知升上上手,並承認道知獨當一面而離開本因坊家。1708年道知感念道節恩情,推舉道節升為名人,道節以誓約書為由推辭;由於誓約書僅宣誓不做碁所,因此最後折衷結果為道節升為名人但是不擔任碁所[參⁠ 14][參⁠ 7]

琉球棋士來訪

[编辑]

1710年11月琉球國再次派遣使節前往江戶幕府,琉球圍棋國手薛以恭[註⁠ 5]與之同行,為上一次使節團中國手毛榮清[註⁠ 6]的徒弟,年少即為琉球國國手[註⁠ 7];由於毛榮清曾受四子敗於本因坊道策之下,因此薛以恭曾滯留在薩摩藩,向藩主島津家請的棋士[註⁠ 8]齊藤道曆(六段)、西俁因悅(五段)學習道策流[註⁠ 9][參⁠ 13][參⁠ 19];此次為復仇而希望能與道策對弈,但道策已去世,因此指定與道知對局,而非當時的名人道節;道知在島津家(松平薩摩)中與薛以恭對弈,道知三子取得中盤勝,此局被稱為「征服下手日语上手と下手的名局」[參⁠ 5][參⁠ 9][參⁠ 20];薛以恭要求再弈一局,道節認為讓三子並非必勝,輸了有失日本國面子,因此改由道節門下十三歲三段的神童相原可碩與薛以恭分先對弈,可碩白二目勝[參⁠ 21]

對弈結束後,薛以恭援例要求道知授予段位證書日语免許,由於道知非碁所無權授予;道節於是與林家家督林因竹門入商量,由道節暫時擔任碁所來授予,事後再退位,林門入詢問道知意見後,道知亦不反對;因此道節將碁所申請書送至寺社奉行,很快獲得同意,並在同年12月擔任碁所,並於島津家舉行授予段位證書的儀式,四家均派代表參加,島津家與琉球國王尚益王贈予本因坊家井上家不少謝禮[參⁠ 13][參⁠ 22]

任名人碁所

[编辑]

琉球棋士回國後,道節並沒有履行承諾退位,擔任碁所至1719年去世為止長達十年。道節遺囑交待名人碁所由道知繼任,然而其他三家在道節去世後至隔年仍毫無動作,道知本性溫和敦厚[參⁠ 4],還是不禁大怒,並派相原可碩到三家提出質問與挑戰書,若對道知升為名人碁所有異議,爭碁解決,並說御城碁將全力以赴;當時棋士陷於怠惰的風氣,御城碁均不以全力投入,從成績即可看出端倪,道知持黑常常贏五目,持白則輸二目或三目,做棋屢見不鮮[參⁠ 5][參⁠ 7][參⁠ 1]。三家遭此通牒後,於該年推薦道知升為半名人,並協定該年御城碁下成和棋,隔年再推舉道知為名人碁所,交換條件為將其餘三家家督升為半名人,因此造就日本江戶圍棋史上少見的三位八段的情況[參⁠ 1][參⁠ 6][參⁠ 9]。1721年道知繼任為六世名人、碁所,為日本圍棋史上最年輕的名人,繼任當天曾說:「這個名人遲到了十年。」[參⁠ 1][參⁠ 7][參⁠ 23][參⁠ 5]。隔年立四段格的外甥井口知伯跡目[參⁠ 1]

1725年住在大阪被本因坊家破門秋山仙朴再版1720年出版的《新撰碁經大全》,新版的序中稱讚道策為碁聖、獨尊道策流,並稱道策流為本因坊家不外傳的秘招,只有其從本因坊策元那得到真傳,並將在書中揭露道策流的秘招;此書被道悅發現而通知道知,道知向寺社奉行申訴此事,此書被禁止出版,仙朴被判處拘禁十天,之後出版圍棋書籍變成四家專有的權力[參⁠ 24][參⁠ 25][參⁠ 26][參⁠ 27]

1727年道知忽然去世,死因不明,據說是吃了河豚食物中毒而死[參⁠ 1][參⁠ 6],享年三十七歲,葬於本因坊家歷代墓所江戶本妙寺日语本妙寺 (豊島区)[參⁠ 28]。知伯繼任為六世本因坊,道知之死象徵道策帶來的圍棋黃金期的結束,日本圍棋進入低潮時期[參⁠ 1][參⁠ 6][參⁠ 5]

評價、影響

[编辑]

由於本因坊家曾發生大火,遺留的古文書被燒毀,1706年道知同門人堀部因入高橋友碩編著《傅信録》,紀錄從一世本因坊算砂至四世本因坊道策事蹟,為研究早期本因坊家的重要史料[參⁠ 29]。另外1726年道知奉寺社奉行之命與其他三家共同整理了圍棋相關事蹟成書[參⁠ 4]

在道知的時代沒有與之相稱的對手,道知沒有全力投入下棋,因此很難評斷道知真實的實力;從紀錄來看,道知下子極快,且其能自由操作勝敗目數,推測道知的棋力應是遠勝他家;並由於升名人事件而與其他三家疏遠,因此被稱為「孤高的名人」[參⁠ 5][參⁠ 1][參⁠ 7]。另外道知與將棋三家之一大橋本家日语大橋家的六世家督大橋宗銀[註⁠ 10]因年紀相仿而為好友,兩人將棋實力不分上下;此外道知曾與將棋七段以[註⁠ 11]手合對局獲勝,因此被稱作有將棋六段的實力,在場的將棋名人日语名人 (将棋)五代大橋宗桂日语大橋宗桂 (5代)、安井仙角稱讚道知為「盤上之聖」[參⁠ 7][參⁠ 4]

由於道知受道策指導時間不長,所以道知並沒有繼承道策流;而是與道節相同棋風:厚實、靠著豪力取勝[參⁠ 30][參⁠ 31][參⁠ 32]

其他

[编辑]

歷年御城碁成績

[编辑]

[參⁠ 11]

生涯名局

[编辑]

寶永爭碁首局

[编辑]

此為爭碁的首局,此局前一晚,道知患了痢疾而狀況極差,仍勉強對弈;在道節、片岡因竹、高橋友碩、小倉道喜等人陪同下在將棋名人大橋宗桂家舉行。道知因病,開盤下得極糟,進入中盤時,道節見道知已毫無勝算,因而離席回家。到了大官階段,道知下了妙手,挽回不少,但仍些微落後;到了小官階段時,仙角已不耐煩地對周圍支持道知的觀眾說道「下成這樣還不投子,真是丟道策的臉」。沒想到道知下了留名今古的大妙手(圖黑1,實際上的第225手)[參⁠ 33]。對局結束算下來,道知黑一目勝,安井仙角惱羞成怒,要求覆盤重算達三次,仍是黑一目勝。道知回到坊門時,道節聽到黑一目勝,不禁喜極而泣的說道:「吾人不及也啊!」[參⁠ 6][參⁠ 9][參⁠ 33]。這局棋,在日本圍棋史上,是非常有名的名局[參⁠ 34][參⁠ 35]

由於此事記載於本因坊家弟子所寫的《本因坊舊記》,自然以道知為正統,將仙角寫為大反派;後世考證後認為仙角頂多只是很有自信,並非大言不慚,覆盤三次這種對高手而言是極大的恥辱,應該也是誇大其詞[參⁠ 5][參⁠ 30]

對琉球國手讓三子局

[编辑]

此為道知讓琉球國手薛以恭三子的對局,圖為白第194手時黑投降的局面。由於黑開局貪心吃左下二白子導致被封住出路,使之後中央作戰不利,加上道知棄子得當,薛以恭因小失大而被殺掉大龍。由於讓外國國手三子為名人等級的手合,因此本局道知獲勝被稱作有著名人的實力[參⁠ 9][參⁠ 5][參⁠ 36]

由於此局為名局,許多書籍均有介紹,對薛以恭的棋力評價不一,如大平修三日语大平修三九段評論此局黑棋惡手、疑問手太多,認為薛以恭的棋力連當時(1973年)的業餘五段都稱不上[參⁠ 37]。而名譽棋聖碁聖名人小林光一則對其評價較佳,認為「他的棋力比現在(1980年)一個的業餘代表還要強。」[參⁠ 38]

御城碁做棋

[编辑]

此局為1720年御城碁,道知持白對上井上策雲因碩,由於道知下最後通牒要三家推舉其為名人碁所,三家以此局下為和局並升三家家督為半名人為交換條件,因此道知想辦法做成和局;此局原為1697年8月12日本因坊道策與熊谷本碩的七局研究棋最後一盤,當時此七局棋譜為秘譜並無外流,所以得以用此局改造,至圖中的白第146手均與原局相同,原局最後白一目勝,經修改手順後變為和局。由於於御城碁明顯做棋事關重大,此局因此被視為名局[參⁠ 5][參⁠ 39]

註釋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