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缨泉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36°40′2.20″N 117°1′3.87″E / 36.6672778°N 117.0177417°E / 36.6672778; 117.0177417

濯缨泉,西侧为近代建筑原兴亚饭店旧址[1]

濯缨泉,俗称王府池子,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王府池子街中段路西,其泉名取自“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孟子·离娄上》),又传南宋时济南守将关胜曾在此洗濯与金兵血战时枪缨所染污迹[2]。该泉为金代《名泉碑》、明代晏璧《七十二泉诗》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记》所著录的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亦列入2004年4月评选的新七十二名泉中,隶属珍珠泉泉群。

该泉古时面积很大,清代孔昭虔的《明湖櫂歌词》中称“水西桥外濯缨泉,日暖清秋放鸭天。薄暮采莲人不见,清风吹转渡头船”,在金元时期曾与珍珠泉相连,汇水成湖,湖面亦可荡舟。明成化二年(1466年)德王朱见潾在珍珠泉一带兴建王府,该泉亦被划入府院,因而俗称王府池子[3][4],清代在王府旧址上另建山东巡抚院署时又被划出墙外[5]

该泉池池岸由青石砌成,东西两岸均紧靠民居,长30米,宽19米,总面积达600平方米,包含数十处泉眼,盛水期水势旺盛,处处水涌若珠,水质纯净甘美。泉水汇集后沿西北的河道北流,过起凤桥,经百花洲最终注入大明湖[6]。此泉地处居民区之内,附近居民曾经常以此水洗衣或下水游泳,现为保护水质而禁止。游客亦可免费参观游览,仅在泉边有一半人高护栏防止跌落而已。

石罅流泉可濯缨,敻无斧凿自天成;
一清疑挽银河水,应叹沧浪浪得名。
晏璧《七十二泉诗之濯缨泉》

注释

[编辑]
  1. ^ 张润武、张复合等. 《中国近代建筑总览-济南篇》.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 
  2. ^ 《第十九泉:濯缨泉》. 山东政府网. [2010-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12). 
  3. ^ 明代《历乘》、《历城县志》等载:“濯缨湖今归入德藩,建濯缨亭其上。俯视澄渊,须眉可鉴,杨柳交匝,金鳞游泳,龙舟荡漾,盖世奇观也。”
  4. ^ 《王府池子:旧时王府池流入百姓家》. 任鹏. 大众网. [2010-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1). 
  5. ^ 清道光《济南府志·卷六·山水二》载:“濯缨泉称湖,前在德王宫内,今在院署西墙外百余步,俗称王府池,围圆四十余丈,由地沟北流,穿民居,出起凤桥下,至院后会珍珠泉水,经百花、鹊华两桥入大明湖。”
  6. ^ 《濯缨泉》. 济南旅游政务网. [2010-04-22]. [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