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巴威世界遺產列表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1972年制訂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遗产是指對全人類有重要文化自然價值的遺產項目[1]

辛巴威於1982年8月16日批准該公約後,其文化和自然遺產才有資格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截至2022年 (2022-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在辛巴威指定了5個世界遺產,其中3個是文化遺產,2個是自然遺產。另外,有2項遺產列入預備名單,遺產入選為《世界遺產名錄》前都必須入選預備名單。辛巴威馬納波爾斯國家公園、薩比和切俄雷自然保護區在1984年入選世界遺產;大辛巴威國家紀念地卡米國家遺址紀念地在1986年入選;莫西奧圖尼亞瀑布(維多利亞瀑布)在1989年入選;馬托博山在2003年入選。[2]

世界遺產

[编辑]

以下表格中列出辛巴威5項世界遺產的資訊,其中名稱為世界遺產委員會所訂名稱;圖片為該遺產的代表圖片;地點為該遺產所在的省分或城市;入選年份為遺產入選世界遺產的年份;編碼為世界遺產官網上的編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根據10項標準收錄世界遺產,入選的每個世界遺產必須符合至少1項標準,其中第一項(i)至第六項(vi)為文化遺產,第七項(vii)至第十項(x)則為自然遺產,同時符合文化及自然遺產標準的為複合遺產;簡介為該遺產之簡介。順序按世界遺產編號排列[3]

另外代表文化遺產,代表自然遺產,代表雙重遺產。

  * 代表跨國遺產
名稱 圖片 地點 入選年份 UNESCO 資料編碼 簡介
馬納波爾斯國家公園、薩比和切俄雷自然保護區 西馬紹納蘭省 1984 302
(vii), (ix), (x)
該保護區位於赞比西河河岸,有季節性的洪泛平原。此地提供野生动物良好的生存空間。此地重要保護動物包括大象水牛猎豹尼羅鱷等。[4]
馬托博山
馬托博山的地標平衡岩英语Balancing Rocks
南馬塔貝萊蘭省 2003 306rev
(iii), (v), (vi)
辛巴威大部分地區為花崗岩所覆蓋,馬托博地區具有豐富的岩石地貌。此處有大量的天然石洞,從石器時代早期開始,一直與人類居所有很大聯繫。這些巨石是岩畫藝術英语Rock art的彙聚地。馬托博山的神殿和宗教場所一直同當地的傳統、社會活動和經濟活動緊密相連。[5]
大辛巴威國家紀念地 馬斯溫戈省 1986 364
(i), (iii), (vi)
大辛巴威是辛巴威共和國名稱的由來。此地在12世紀至15世紀間,曾由當地的原住民紹納人發展出高度的文明。大辛巴威遺址的石牆結構,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規模最大的史前人造結構。在大辛巴威鼎盛時期,居民約有2萬人,為一處貿易集散地,此地的商人與非洲內陸、印度洋沿岸地區進行貿易,貿易路線更由印度洋沿岸延伸到阿拉伯中國[6]
卡米國家遺址紀念地 北馬塔貝萊蘭省 1986 365
(iii), (iv)
卡米為布圖阿王國英语Kingdom of Butua的首都,約於1450年建立,隨著王國在1683年滅亡,該地被遺棄。今日卡米為辛巴威重要的考古地點,出土文物有許多來自歐洲與中國,可推斷該地與這些地區的貿易關係。[7]
莫西奧圖尼亞瀑布(維多利亞瀑布) 北馬塔貝萊蘭省 1989 509
(vii), (viii)
維多利亞瀑布位於辛巴威與赞比亚國界,為兩國共有的跨國遺產。當地東加語稱為莫西奧圖尼亞瀑布(Mosi-oa-Tunya),為世界三大瀑布之一,寬約1,708公尺,平均落差約100公尺,最大落差約108公尺。此瀑布是世界上最壯觀的瀑布之一,在豐水季節奔騰而下的激流形成的水霧,遠在20公里以外也可以看到。[8]

預備名單

[编辑]

除已入選名錄的遺產外,接受《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成員國還可以把遺產項目列入預備名單,任何遺產在提名《世界遺產名錄》前都必須經過入選預備名單的過程,方可列入《世界遺產名錄》[9]。截至2022年 (2022-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辛巴威預備名單有2項遺產,順序按世界遺產編號排列[2]

名稱 圖片 地點 入選年份 編碼與入選標準 簡介
茲瓦國定古蹟英语Ziwa 馬尼卡蘭省 1997 903
(iii), (iv), (v)
茲瓦國定古蹟(Ziwa National Monument)擁有辛巴威所有主要歷史時期人類在此生活的證據。古蹟面積為3,337公頃,包含石器時代的沉積物、岩畫藝術英语Rock art遺址、早期農業聚落、晚期農業聚落,以及梯田、山丘堡壘、坑洞結構、石造圍牆、煉鐵和鍛造爐等。[10]
辛巴威的納萊塔勒群落英语Naletale 南馬塔貝萊蘭省 2018 6364
(iii), (iv), (v)
納萊塔勒群落(Naletale Cluster)由多個乾砌石牆英语Dry stone組成,這些遺址為16世纪18世纪當地民眾的定居點,在辛巴威南部有數處類似的聚落遺跡。[11]

參見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15-10-25 [2021-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7) (英语). 
  2. ^ 2.0 2.1 Zimbabwe.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3-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7) (英语). 
  3.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 The Criteria for Selection.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1-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2) (英语). 
  4. ^ Mana Pools National Park, Sapi and Chewore Safari Areas.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23-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9) (英语). 
  5. ^ Matobo Hills.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23-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1) (英语). 
  6. ^ Great Zimbabwe National Monument.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23-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9) (英语). 
  7. ^ Khami Ruins National Monument.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23-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10) (英语). 
  8. ^ Mosi-oa-Tunya / Victoria Falls.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23-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8) (英语). 
  9. ^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 Tentative Lists.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15-10-25 [2021-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0) (英语). 
  10. ^ Ziwa National Monument.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23-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4) (英语). 
  11. ^ Naletale Cluster of Dzimbabwes.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23-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31) (英语).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