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維良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黎维良越南语Lê Duy Lương黎維良,1814年—1833年),越南后黎朝皇室后裔,翊武公黎维祗之孙、延嗣公黎维𬓋之子。1817年,黎维𬓋因谋逆事败被阮朝凌迟处死。年仅三岁的黎维良在家臣杜仲钏的保护下,逃往宁平土司郭必功等人家中藏匿。黎维良长大后,与杜仲钏、郭必功等人暗中进行“反阮复黎”活动。宁善兵变失败后,黎维良于1832年春季正式发动起义,号称大黎皇孙,授任官职。由于扶黎起义声势浩大,明命帝调集清华乂静河宁山兴宣四督重兵进行镇压。1833年,黎维良等人兵败被俘,于顺化被凌迟处死。

生平

[编辑]

早年经历

[编辑]

黎维良,祖籍清华处瑞原县蓝山乡,其父黎维𬓋原是后黎朝黎显宗的曾孙、翊武公黎维祗的长子。1802年阮朝灭亡西山朝,平定北河,黎维𬓋被阮世祖阮福映封为延嗣公,监守黎祀。黎维𬓋成为北河黎族首领,并于成年后迎娶了阮朝北城总镇阮文诚之女,生下了黎维良。不久后,黎维𬓋擅杀守阍官,遭到阮朝夺俸省仪处罚,黎维𬓋因此郁郁寡欢,与家臣密谋造反。嘉隆十五年(1816),黎维𬓋谋逆败露,全家株连。只有黎维良在家臣杜仲釧的保护下,潜逃至清化上游的山林之中。后来杜仲釧更名黎维然,带着年幼的黎维良投奔宁平土司郭必功,受到郭必功与其弟郭必在、堂弟郭必济、侄子郭必岩等人的庇护。[1]郭必功等人一面接受阮朝的官职,一面密谋推翻阮朝,恢复黎室。经过长期的准备,郭必功等人势力逐渐遍布整个宁平上游地区。明命十三年(1831),黎维良已经十八岁,郭必济开始准备起事。

扶黎起义

[编辑]

明命十三年(1831)春,黎维良、郭必济派人致书于驻守乂安省镇宁府的宁善兵,相约一同举事。宁善兵主要由死罪囚犯组成,不堪镇宁府夏热瘴气,遂在头目陈肆杜保的带领反动叛乱,杀死队长杜仲台及弁兵八人。宁善兵随即焚烧屯堡,掠夺器械,由祁山、会元二县取道山路,前往宁平与黎维良会合。安静总督谢光巨得知后,立即派兵追捕。明命帝也下令清化、宁平、河内、山西诸地方堵截围剿。最终宁善兵在乐土县安志社被悉数擒获,陈肆、杜保凌迟处死。因黎维良、郭必济是该起叛乱的主谋,明命帝再次下令清化、宁平、河内、山西各省督抚在三个月内将其捉拿到案。[2]黎维良等人逃到了山西省美良县让老社,成功躲避了官府的追捕。

明命十四年(1832)三月,黎维良等人决定正式起事。黎维良被推戴为盟主,号称大黎皇孙,并且制作印信,受封诸将,郭必功为统将,统领各路人马。郭必济为前军、郭必在为后军、郭必岩为左军、郭福成为中军、高曰卞为右军。黎维然为统制、张廷珖为统领、黎文吝为调拨、郭廷至为天雄军[3]。黎维良等人以让老社为据点,驱使奉化、安化、乐土三县土民为战兵,附近逋犯、饥民纷纷前来投奔,旬月之间拥众数千人。在击败前来弹压的山西前雄奇、河内前振奇、宁平左奇三支官军以后,黎维良又在内应的帮助下,夺取芝泥堡。乐土县石碑社土豪丁世德丁世爽丁功郑郭功荐等人也起兵响应黎维良。黎维良以芝泥堡为据点,派遣郭必功、郭必在率众南下攻打宁平省,黎维然率众北上,与丁世德等人合伙夺取兴化、山西。[4]

宁平战役

[编辑]

芝泥堡距离天关府城20公里,郭必功、郭必在率众围攻天关府城,副管奇武世界、知府陶文諠、防御使郭功专等人坚守待援。不久后,宁平领兵官陈有礼率兵兵象400人赶到,击破天关府城外阆丰社的义军屯垒。郭必功、郭必在自觉不敌,只得率众退回芝泥堡。[5]郭必功、郭必在回到芝泥堡后,派遣郭廷至、黎文吝率兵七百自式谷山中出围可封、排礼二社,驻守彰德县瑞雷社的河内领兵官阮文谨率兵救援,郭廷至、黎文吝退走。[6]山西领兵陈文禄、应和府管兵阮登庆合兵千余人,与屯守美良县明良社的义军千余人鏖战三个时辰,才将义军击退。[6]

由于前线相持不下,明命帝命令安静总督谢光巨率兵1000人、战象5匹,清化护抚阮登楷率兵700人、战象2匹前往宁平会剿黎维良。[7]不久后,又以安静总督谢光巨为宁平道总督诸路军务,统率诸军前往宁平围剿义军。黄登慎、阮登楷为参赞军务,与谢光巨会师。面对来势汹汹的阮朝大军,黎维良等人固守芝泥堡为据点,分兵屯守杯江两岸的安队、遵裕、䓢蒂、髯下、功堆、坦堆、段原七所,又于安乐县设三堡,以对抗官军。[8]阮军抵达后,与义军进入了相持阶段。到了三月末,据守杯江上游的义军粮食耗尽,开始袭击了花蒂渡,劫掠粮食。四月初,明命帝下令沿江设堡防守,禁止商船通行。这一政策使得义军物资日渐短缺,开始频繁到下游掠夺粮食。[9]谢光巨、黄登慎、阮登楷率兵抵达天关府城时,义军数百人正在劫掠嘉远县民家,索取兵粮。又有义军数百人于奉化县安蒙社山亭上列烛张旗,劫掠民家粟米,谢光巨等人分兵将其击退。明命帝授谢光巨为总督剿捕宁平土匪军务[10]黎维良、郭必济等人于奉化县设空谷屯、柿树屯、安治亚堡、心亭屯,嘉远县设华闾、段原二所、安化县设䓢蒂、功堆、坦堆、遵裕、安队五所,并以水机船三十余艘扼守水陆。[11]

谢光巨等率兵自嘉远县返回天关府城,清化广施土司阮廷邦因不满黄登慎的催促,反戈叛乱。[12]阮廷邦逃回清化,与其兄阮廷发,串通乐土郭功温、郭功业等人,纠集部众五百人起事,袭击横江堡。中敖寨土目阮廷眬为之内应,夺取横江堡。阮廷邦等人率众进围铺葛堡,侵入永禄县,烧毁民宅。阮廷邦占据铺葛堡后,拥众千余人,设屯守二十余册。宁平护抚阮克凭派遣领兵官范廷保前去镇压。[13]

四月下旬,谢光巨、黄登慎、阮克楷率水陆阮军进攻占据安化县赤土社,义军死伤惨重,退走芝泥。阮军进取安队、遵裕、髯下诸堡,郭必功等人放弃芝泥堡逃走。坦堆、段原诸堡溃散。郭必济退往提谷、猗那一带,郭福诚占据亚堡。[14]谢光巨与北路而来的海阳领兵阮文凤、河内领兵阮文谨、水师领兵尊室钟会师,随后命阮文谨等人率兵700留守芝泥堡,尊室钟守式谷,自己率大军自赤土往提谷、猗那,郭必济遁走。谢光巨率兵返回天关府城,等到雨季结束,进攻山音。又派遣参赞阮克楷率兵围剿清化境内的义军。[15]谢光巨、黄登慎率大军攻破安化县高堆、玉堆二社,烧毁屯寨,直抵亚堡,郭福诚率众逃走。阮登楷同样在永禄县奉公社取得胜利,连破耆艾、仁路诸屯。绍化管府阮廷共攻破锦水县义军屯堡,与阮登楷会师。[16][17]

五月初,清化护抚阮登楷于广地县枯桥击败义军,阮可凭亦夺取魔谷堡,阮廷邦、阮廷发等人败退。[18]阮克凭、阮登楷进兵罗山,阮廷邦、阮廷发再度溃走,弃守横江堡。阮军追至,因雨季到来,遂命阮廷共驻守横江堡,阮可凭、阮登楷退回铺葛堡。至古汴册,清化总督阮文仲、参赞何维藩率大军抵达,遂分兵阮登楷由石城、永禄山路挺进,何维藩、阮可凭由石城上游山路挺进。阮军一路作战,直抵铺葛堡,开砲击溃义军,焚烧屯寨。[19]谢光巨、黄登慎攻破亚堡后,兵分五路,直取山音。郭必功、黎维良逃往石碑,阮军烧毁屯寨三十余所,缴获畜产。[20]因未能捕获郭必功、黎维良,所以谢光巨等人决定进攻石碑,适逢山西领兵陈文禄率兵自崇峰抵达,谢光巨遂出兵石碑。[21]

五月下旬,明命帝鉴于阮廷邦、阮廷发已经溃不成军,护抚阮可凭、阮登楷等人足够弹压,遂命清化总督阮文仲、参赞何维藩、清化领兵张文厚、山西领兵陈文禄、南定领兵兼水师阮文丰来京,河内水师领兵尊室钟也撤回。[22]六月初,明命帝认为阮军攻取芝泥、山音,土匪溃散,加之夏季即将到来,遂命谢光巨、黄登慎、阮克凭、阮登楷等人退兵。[23]

兴化战役

[编辑]

黎维良、郭必功等人南下夺取芝泥堡的同时,派遣黎维然与丁世德、丁世爽、丁功郑、郭功荐率众二千余人,攻入兴化上游的沱北州。黎维然等人先取澫坡堡,再破琼林堡,沿沱江而下,水路并进进攻山西不拔县[24]青川县土知县丁功琎木州土知州车文振兴雄奇率队丁功璘起兵响应,与当地土匪阮文间黎文勃等人聚兵于巨同册,部众多达二千余人。山西领兵官裴文道前往征讨,被击溃。黎维良授予丁功琎为前锋、车文振为调拨、丁功璘为统领,使之与黎维良一同围攻兴化省城。[25]黎维然主力抵达兴化省城时,城中只有守兵四百人。兴化署布政使吴辉濬、署按察使陈玉琳、领兵裴文道率众坚守城池,黎维然无法攻克。[26]

三月末,兴化省城周围的三农、不拔二县已经为黎维然部控制,为了阻挡山兴宣护督胡佑的大举,黎维然于沱江东岸连山设堡,以板船、竹散泊于江上,与山堡复为犄角。原宣光镇守潘伯奉率兵400人救援兴化省城,于不拔县溪上与义军千余人遭遇,战死。四月初,山兴宣护督胡佑亲率大军抵达广威府,认为义军占据水陆优势,遂向明命帝请求,调河内水师助战。[27]黎维然再次攻击兴化省城失败后,分派中军阮文筹率众千余人渡过洮河,攻击上游的临洮府,击败管府阮文香、宣光领兵陈有晏,因黄文恬率左雄奇援兵抵达,阮文筹率众退去。[28]明命帝授范文理总统剿捕兴化土匪军务,催促其进兵剿灭义军。[29]山兴宣护督胡佑分派诸道设四堡阻止义军蔓入山西,义军千余人自富安、安蒲、物安山分前来挑战。阮军以神功过山炮将其击溃,义军七百余人惊惧惶恐,丢弃器械,仓皇逃过沱江,遭到阮军水师的邀击,死伤惨重。阮军遂进抵兴化城下,与城中阮军合兵反击。义军大败,退走青川县芳胶册。宣光领兵陈有晏、临洮府知府枚克敏也于山围县垭原击溃义军,斩杀阮文筹等数十人。[30]义军退回崇峰以上,丁功琏与崇峰土司该队丁功署据守琼林堡一带,设下三堡。[31]黎维然、丁世德则退回石碑。[32]不久后,山西青波县武偃堡该队范允勇自称“扶黎掌后军统制统领左洮河大将军郡公”,烧毁青波县城,相应黎维良起义。兴化安立县土知县丁功尊自称调拨,土县丞杜曰斋自称统领起兵,与范允勇、丁功琏合兵攻打夏华、华溪二县,分兵攻入福禄县礼原、三山境内,威胁兴化省城。兴化副领兵宋文琬率兵将其击退。[33]

四月下旬,范文理抵达广威府,与胡佑会师。范文理决定先平定洮河上游正在崛起的范允勇、丁功尊,遂派遣宣光领兵陈有晏、永祥管府阮维儜、临洮管府黄文恬、土知州梁伯选、刘仲璋等人围剿范允勇等人呢,将其击败。[34]文盘州土知州黄金盛号称统领,率州民四百人攻击镇河堡,堡中土兵响应,抢夺器械,开放囚犯。另一股义军攻击百廪堡,率队武文义开门响应。[35]兴化署抚吴辉濬派遣属省该队陈文富、镇安土知县阮廷汉,以及水尾、昭晋诸州率兵围剿文盘县的黄金盛。[36]黎维然、丁世德率众数百人自石碑至沱北州贤良、豪壮二社,索取兵粮,土民逃走。范文理得知后,决定先行扑灭黎维然。遂于胡佑亲率三路大军,沿着沱江水陆并进。[32]

五月初,因胡佑无能,明命帝将其罢免,改任黎文德为山兴宣总督、充参战军务。[37]总统范文理、参赞范文典率大军地达琼林堡,杀散义军。与此同时,青川县义军转移至不拔县境内,于修武、山畔索取兵粮,又于沱江北岸凤毛、凌霜等册聚众千人,活跃在阮军后方,威胁粮道。兴化署抚吴辉濬亲自率兵前往青川围剿,保证粮道畅通。[38]范文理得获悉后方情况后,立即命阮文权兵船按守贤良峝,阻截活跃在沱北州的黎维然。又名卫尉段文改率兵600、象2匹,留守琼林堡。自己则率大军返回修武,分道追击青川义军。范文理率兵攻破山围县胜山诸册,范文典率兵进取巨同、巨胜诸册,与吴辉濬合力追剿。随后参赞黎文德亦率水军抵达前线。范文理、黎文德率军进入青川县搜捕丁功琏、范允勇,义军逃往山林。范文典则与吴辉濬搜捕巨同、巨胜诸册,挖掘丁功琏祖坟。阮文权等人率水军收复沱北州澫坡堡,义军散逸于山林之中。[39]兴化文振县下路堡土目琴因锦、琴因堆捕获了中军阮文五。[40]

五月下旬,吴辉濬率兵抵达东珖堡,黄金盛率众投降,明命帝下令将其押往顺化候审。[41]吴辉濬既而进兵文盘州,收复镇河堡,委派镇安土知县阮廷汉兼理文盘州。[42]沱北州义军散聚于沱江两岸,范文理退走后,义军重新集结数百于沱北州豪壮峝,袭击驻守澫坡的阮文权水师。范文理、黎文德获悉沱北战报之后,留兵防守不拔县地头,又命范文典驻守修武,防截青川义军。亲率大军前往澫坡,义军闻风退走。[43]

六月初,范文理以黎文德率600人留守澫坡,自己率兵千余人返回琼林堡,由崇峰进剿宁平义军。[44]不久后,明命帝认为兴化土匪远遁,遂命范文理、黎文德等人撤兵。[23]兴化境内的起义力量基本被阮军扫除,兴化战役结束。

起义失败

[编辑]

六月中旬,在明命帝的撤兵诏谕到达前线之前,兴化道总统范文理、参赞黎文德等人决定彻底清剿黎维良、郭必功等人,遂亲率主力军1000余人由沱北州琼林堡,取道崇峰册,进抵乐土县扶辇社,与宁平诸军一起会剿石碑社。[45]宁平道总督谢光巨、参赞黄登慎等人亦率军前往石碑社,与范文理会师。因范文理年迈生病,只得暂时退回琼林,由领兵官陈文禄率兵随同总督谢光巨追剿黎维良等人。[46]不久后,谢光巨、黄登慎率兵进抵上谷,距离石碑社半日之程,沿途土民纷纷逃走。谢光巨招来土目高曰哙,严饬其协助追捕黎维良等人。高曰哙十分畏惧,乞求宽限时日。高曰哙回去后,出卖了藏匿于其地黎维良、黎维然等人,将其抓捕献于谢光巨帐下。义军头目扶黎大将军范允勇被山西巡兵俘虏、左河将军黎文吝被河内巡兵俘虏。[47]六月下旬,明命帝下诏正式宣布宁平、兴化二道班师,并将黎维良之罪布告中外。[48]

去世

[编辑]

明命十四年(1833)秋季,黎维良、黎维然等人被押送至顺化处决。黎维良去世时,年仅二十岁。黎维良起义直接导致了明命帝决心削除黎后、郑后的待遇,并且在1833年五月间接影响了南圻黎文𠐤之乱

注释

[编辑]
  1.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十,第18—19页。
  2.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七八,第19—21页。
  3. ^ 一名郭雄至。
  4.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十,第18—22页。
  5.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一,第1—2页。
  6. ^ 6.0 6.1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一,第10页。
  7.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一,第3—5页。
  8.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一,第24—26页。
  9.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二,第1—2页。
  10.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二,第14—15页。
  11.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二,第16页。
  12.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二,第24—26页。
  13.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三,第7、14页。
  14.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三,第11—12页。
  15.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三,第20—21、25页。
  16.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三,第29—30页。
  17.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四,第5页。
  18.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四,第8页。
  19.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四,第11页。
  20.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四,第14—15页。
  21.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四,第19页。
  22.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五,第24页。
  23. ^ 23.0 23.1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六,第7页。
  24.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一,第14—15页。
  25.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一,第19—20页。
  26.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一,第23—24页。
  27.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二,第1—2、10页。
  28.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二,第10—11页。
  29.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二,第15、20页。
  30.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二,第21—22页。
  31.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三,第17页。
  32. ^ 32.0 32.1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三,第27页。
  33.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三,第1—2页。
  34.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三,第6页。
  35.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三,第18—19页。
  36.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四,第6页。
  37.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四,第3—5页。
  38.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四,第9—10页。
  39.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四,第25页。
  40.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四,第27—28页。
  41.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五,第10页。
  42.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六,第6页。
  43.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五,第20页。
  44.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六,第2页。
  45.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六,第3页。
  46.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七,第9页。
  47.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七,第9、11—12页。
  48. ^ 《大南寔录正编第二纪》卷九八,第13—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