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鉴定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基于 STR 分析的单一基因图谱样本

亲子鉴定又称亲缘鉴定,是利用医学生物学遗传学的理论和技术,从子代和亲代的形态构造或生理机能方面的相似特点,分析遗传特征,判断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否是亲生关系。亲子鉴定在中国古代就已有傳說,如滴骨验亲,滴血验亲等。

进行亲子鉴定的诱因

[编辑]
司法亲子鉴定:
  1. 遗产继承纠纷要确定是否亲生关系;
  2. 强奸犯的认定;
  3. 认领被拐卖儿童;
  4. 离婚后抚养权纠纷;
  5. 遇难者(空难、海啸、火災等)身份因遺體嚴重損壞而无法辨认;
  6. 上户口需要做司法亲子鉴定;
个人亲子鉴定:
  1. 怀疑子女不是亲生;
  2. 怀疑医院产房或育婴室调错新生儿;
  3. 失散的家庭成员认亲;
  4. 认亲亲子鉴定;

原始的亲子鉴定方法

[编辑]

外貌对比

[编辑]

由于遗传的原因,父子、母子、兄弟姐妹之间的长相、肤色等一般都会有某些相似的地方。通过外貌长相的对比来确定亲子关系恐怕是最原始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只是一种猜测、判断,作为一种参考。

滴骨验亲

[编辑]

滴骨验亲法就是将生者的血液滴在死人的骨骸上,若血液能渗透入骨则断定生者与死者有血缘关系,否则就没有。三国时期的吴国谢承所撰的《会稽先贤传》就记载有以弟血滴兄骨骸之上认领长兄尸骨的事例;(《南史·豫章王综传》也记载有以子之血滴于父骨之上验亲的事例;至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将滴骨验亲法收入《洗冤集录》中。据从现代的观点来看,这种方法并不科学。

滴血验亲

[编辑]

滴血验亲法又称合血验亲法,就是将受試雙方的血液滴在容器內,如果能融在一起,就有血緣關係,否则就沒有。这种认样方法曾在中国宋代的法医著作里记载过。这种方法没有科学依据,亲子关系的血液不一定能融合,而非亲子关系的血也有可能融合,即使如此,古代人一直都以滴血認親來作亲子鉴定。

现代的亲子鉴定方法

[编辑]

血型测试

[编辑]

血型测试进行亲子鉴定就是通过对血型的检验比对来确亲子关系。

根据19世纪末被确认的孟德尔遗传定律,人类的血型會按照遗传基因传至下一代,故一定血型的父母所生的子女也具有相应的血型,这为血型鉴定亲子关系奠定了基础。

用于血型检验来鉴别亲子关系的血型系统主要有:

检验的血型系统越多,其准确性就越高,如果血型检验的结果表示无遗传关系,可得出非亲子关系的结论,但结果存在遗传关系也不能完全确定是亲子关系。

1970年代,人们发现可以用白血细胞的抗原来进行亲子鉴定,准确性可达80%。再结合血型检验,能达到较高的准确程度。

染色体多态性鉴定

[编辑]

1980年代,医学家又开创了使用染色体多态性鉴定亲子关系的技术。染色体多态性又称异态性(heteromorphism),是指正常人群中常见的各种染色体形态的微小变异(如:随体增大、重复或缺如,着比粒区的荧光强度变异等),这种多态是可以遗传的。这项技术就是利用其形态来鉴定亲子关系,这要靠技术人员的主观判断,其准确率也不尽如人意。

DNA鉴定

[编辑]

鉴定亲子关系目前用得最多的是DNA分型鉴定。采集样本一般是血液(斑)或口腔拭子(唾液斑),其它人体生物学材料如精液(斑)、 带毛囊毛发、羊水、组织块等亦可作为亲权鉴定的样本。对于接受了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当事人,应避 免采集其血样作为检验材料,宜取其口腔拭子(唾液斑)或毛发进行检验。样本必须分别包装,注明被 采样人姓名、编号、采样人、采样日期等,置于冰箱冷藏或冻存。[1]

一个人有23对(46条)染色体,同一对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一对基因称为等位基因,一般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如果检测到某个DNA位点的等位基因,一个与母亲相同,另一个就应与父亲相同,否则就存在疑问了。

利用DNA进行亲子鉴定,只要對十几至几十个DNA位点作检测,如果全部一样,就可以确定亲子关系,如果有3个以上的位点不同,则可排除亲子关系,有一两个位点不同,则应考虑基因突变的可能,加做一些位点的检测进行辨别。DNA亲子鉴定,否定亲子关系的准确率几近100%,肯定亲子关系的准确率可达到99.99%。但是,已發現有數個案例因為受試者是人類嵌合體,具有多於一個人的DNA,使得與親生子女做鑒定的結果為陰性。

参考资料

[编辑]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司法鉴定局. 2016. 亲权鉴定技术规范. 司法鉴定技术规范